Tuesday, May 25, 2010

以身作則

上星期,帶女兒到伊利沙伯體育館參加活動,女兒跟大隊一起,我則在觀眾席的通道上和朋友閒談,言談間我用手指指在體育館另一面的太太和女兒,讓友人知道她們在那裡。突然有一個男人走過來。

他跟我說:「先生,你好無公德心。」
沒有公德心?我做了什麼?
他繼續說:「你知唔知道我頭先係到錄影,你伸隻手出黎,阻著我錄影!」
我說:「對不起,我看不到你在錄影。」
心想自己只是在通道上,他則在通道向上數三行的觀眾席上,和其他人一樣坐在觀眾席上,我根本看不到他在錄影,他說我伸手剛好入了他鏡頭內,但應不會佔很大部份。我見他這麼不滿,究竟我阻了錄影多少呢?很想知道自己怎樣阻了他,所以我便對他說:「我可唔可以睇下究竟我隻手怎樣阻著你錄影?」
他便氣急敗壞的說:「好,如果我真係錄到你隻手咁點先?一世無運行!」
我打了個突,看他也應是帶子女來參觀活動,我很難理解就算我是影響了他錄影一條短片,是一件事嚴重到要去詛咒一個陌生人一世?
對這位家長,我想我都沒有什麼可以跟他再討論,所以我說:「先生,如果你講野去到咁盡,我諗我同你無乜好講。」

一件小事,竟然發展到最後要詛咒別人,我希望香港家長的質素,不會是和這位家長差不多吧。家長處理事件的做法,孩子在身邊便是細心的去學,當子女又遇到差不多的情況時,子女便會用上父母所做的方法來處理。我想,這位家長的表現,便是在教導他的子女,別人做了對自己差的事,不理別人是否無心之失,亦不會原諒,當時亦不會自己立即去補救,總之就是別人的錯,走上去數人家不是,把自己的觀點推在別人身上,自己的處理手法一點也沒有問題。

如果有這樣的家長,我想他的子女也會是對身邊的事看不過眼,問題是在別人身上,難怪現今社會上有些年青人,只會想到自己生不逄時,自己找不到工作,是社會的錯,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去檢討自己是否有改善的地方,只是在要求別人去改,去對自己好,心態和那位家長不是差不多嗎?

最後,希望有這種心態的家長,只是個別例子,而不是社會的大多數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