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July 29, 2010

誠實的奬賞

小朋友做了錯事,做了不該做的事,尤其是在父母的視線範圍之外做的,很多時,都要靠學校老師或其他人的報告,父母才能知道子女真正做了什麼,到最後,還是得由子女講述自己做了什麼來做對證,父母要能和子女溝通,子女要願意去跟父母坦白,也得在子女還小的時候建立這個互信關係,所以父母得小心去建立子女對自己的信心和肯坦白的心。

子女在父母的視線外做了錯事,也許不會主動向父母報告,那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,因為這是人的本性(如果父母同樣做了錯事,也不會主動和身邊的人去談吧),但是當父母從其他途徑得知子女做了錯事,要教導子女時,父母便得問子女實際上做了什麼,子女可以如實報告,但也可以亂答一些東西(或可以說是說謊話),或只講事情的部份,子女究竟在父母追問時會怎樣做呢?而我想父母最想的是子女可以如實說出真相。但是當孩子想到說出自己做錯事的實情,父母會否責罰自己呢?既然說出真相是自招麻煩,或子女已有先例,知道說出真相會被罰,也許子女便會盡量只說些東西來應對父母,為的只求不會被罰。

所以我在想,如果孩子由小到大都是帶著這種心態,他們將來便不會對父母坦白,也許對其他人也不會誠實吧。我會想,既然子女做了錯事,如果還加上令子女說謊,久而久之便令親子之間不能坦白。那麼,如果這件事真的發生了,父母又如何去做呢?

子女做錯,他們可以不認,但這便是說謊,父母得很清淅的告訴子女,這可能比他們做錯的事,還要錯得多。所以父母應做的事,便是首先告訴子女,不論子女做了什麼事,是對是錯也好,父母也是同樣的愛他們(否則便是很多教養子女專家所說的:有條件的愛,如果子女習慣了這種心態,後果可以很嚴重),之後,可以告訴子女,如果做了不對的事,如果再說謊,便是錯上加錯,但是如果子女可以坦白,雖然是做了錯事,他們必得到應得的結果,但是因為他們誠實和坦白,所以他們還是一個誠實可靠的孩子。所以鼓勵子女誠實,如果他們真的誠實地說出了真相,如果是錯的,還是要得到他們一般情況下所得的結果,但是因為他們誠實,父母會因此為榮,子女反而得到讚賞(但不要太過物質,讚賞得要適宜,不能過大,否則可能會產生反效果)。

父母要做到獎罰分明,令孩子知道自己是獎是罰,都是因為自己所做的事,沒多也沒少,而因為誠實的獎賞,也許便得和他們不老實所得到的著數為大。到子女習慣了誠實的心態,到長大了,就算沒有父母的鼓勵,他們永遠也是個誠實的人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