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April 30, 2010

兒童心中的概念

看到很多成年人,用了他們的概念來教導孩子,但是我觀察所得,其實孩子是不知成人的概念是什麼,這些概念,我發現包括了:乖、百厭、禮貌、尊重、大個仔等等。大人便是用這些字眼來教導孩子,例如大人會這樣和孩子說:
「乜你咁唔乖?」
「你要咁做,唔係就唔乖㗎啦!」
「大個啦,要乖啲啦!」
其實大人和孩子說乖時,其實背後的意思大概是小朋友要聽大人說話,要守規距,要有禮貌等等,是泛指很多個人性格品行上的優點,但是大人卻很小仔細的跟孩子說,孩子聽了,其實並不知道其實大人想他怎樣,也許只知道乖是一件好事,是會得到大人的讚嘗,但是如何去做,大人卻多沒有明言。對於年紀小的孩子,直接的對孩子說他們有什麼好的行為,他們反而很清楚他們做了什麼得大人欣嘗的事情,那麼他們將來也會繼續去做,否則,他們得自己去摸索,有朝一日,他們也許會意會到什麼是乖,但大人卻錯過了直接讚嘗孩子好行為的機會。
至於百厭,很多大人都只是說:「乜你咁百厭㗎?」其實大部份大人之後都再沒有講,究竟孩子做了什麼是百厭,也許大人已經說了很多次,所以也不再講了,但是說孩子百厭,有時更會令孩子覺得他們就是百厭,現在這樣做不是很合理嗎?
至於禮貌,很多大人都期望孩子是有禮貌,但是當大人對孩子說要他們做一個有禮貌的人,大人卻沒有實質說要怎樣做,尤其是大人本身沒有做好榜樣,大人只是要求孩子要有禮貌,尤其是對自己,但是當孩子學大人說話的方法時,卻被大人說成是沒禮貌,是很不公平的,孩子亦覺得自己沒有做錯,只是照大人的做法去做,但是卻給大人罵沒禮貌,而大人又沒有教怎樣才是有禮貌,孩子無所適從,只會積聚對大人的不滿,之後,又會被大人說是反叛;其實說到尾,只是大人沒有正正式式的去教孩子怎樣做才是有禮貌而已。同樣,尊重也是一樣,當大人沒有做好榜樣,也沒有教過孩子怎樣做,大人只是期望孩子做到尊重,孩子是不會明白其實即是怎樣做,如果孩子更因此給罵了,孩子更覺無奈。
對孩子說他們是大個仔、大個女,或要做個大個仔、大個女,孩子聽了,也不清楚究竟即是什麼意思,所以就算大人說了之後,也要很清楚的告訴孩子,大人心目中的大個仔、大個女,其實即是對他們有什麼期望,否則,也只是對孩子說了一些沒甚意思的說話。
其實簡單一句,孩子對很多概念是不認識的,所以大人不能期望他們明白,說了,也要繼續說下去,告訴他們其實即是什麼意思,否則,說了等於沒有說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