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April 23, 2009

身教,盡在不言中

復活節期間兒女參加了愉景灣的掘蛋活動,當天一家人便乘港鐵轉乘巴士去愉景灣,一路上都很多一家大小的去,香港人在假期,其實可以參加的活動不多,所以當有特別活動的,其實都很多時一同去。

這個活動需要報名費,而加上全家的交通費,其實消費並不低,所以我會想到參加這個活動的家庭,大都是中產的,而我女兒參加的是三至四歲組別。當司儀說完規例,還未正式開始比賽,說要準備時,我相信有家長已衝入了比賽場地,其他家長眼見別人衝了入去比賽範圍,也一同衝了入去掘,司儀當時也控制不了場面,也只好無夸地說比賽開始。

那些未正式開始便衝了入去的家長,不知有沒有想到他們給了孩子一個什麼的信息?可能家長覺得這只是小事一件,但孩子看在眼裡,見到父母看得失很重,以掘得最多蛋為目標,為了自己的利益,不理公平,不理破壞規矩,孩子是三至四歲的,如果家長在每一件他們覺得是小事,可以不守規矩,但孩子不會明什麼是大事,什麼是小事,他們只想到得失,看重自己利益,不重視公平和規矩,久而久之,這便成為了孩子的概念,性格,態度。

孩子看重自己利益得失,不理規矩的結果是,他們會很在意在每一件事上是否有自己的利益,與別人比賽,目的便只是勝,不能勝的可能不參加,可能會用不正當的方法,在學業上,為了自己高名次,也許也不會和同學分享課本上的知識,對成績很得很重,一次失手,可以便已自尋短見;到長大出來工作,他們可能學業很好,成了專業人仕,但為了自己的利益,工作上可以走灰色地帶,一不小心,法網難逃,這一生專業也完了,他們可能只會想,是因為這次運氣不好,給人捉個正著吧。現在很多官員,大商家,不就是因為貪,鋃鐺入獄嗎?

家長如果不在這些小地方去留意,到孩子性格已成,要改已很難,當然,如果父母也是如此心態,他們可能不覺得是但問題,只可以說,問題遲早出現,到最後,家長可能付上代價,更可悲的是,付上最大代價的,可能便是現在還小的孩子們。

3 comments:

Lydia said...

What a pity that is also why I always feel upset while outing with my girl. But one can only be responble to her/his own behavor and be hard to comment on others in public. The usual thing I did is to tell my girl that is wrong and should not do the same.

Experts said parents will have a mirror to improve their behavor after having kids. But looks like not everyone agree this~~~~~

Herbert SHIU said...

其實我都覺得很多家長只是懂得生孩子,但從來沒有想過怎樣教孩子。他們不會去想如果孩子將來的言行舉止是這樣,將會發生什麼事情,對孩子的一生有多大影響。反而我會覺得,家長便是覺得應該凡事以自己的利益為先,孩子應學會如何去得到最多的著數。

看到其他家長的做法跟自己不一樣,只好告訴自己不要去做,否則,自己又怎能去教自己的孩子說別人的做法有問題呢?教孩子別人的做法不對,但卻教孩子自己在某個情況下可以做,要看孩子有沒有能力去判斷,否則,只好令孩子學到雙重標準,對別人要求高,對自己要求低。

Herbert SHIU said...

個Comment寫得不清楚,應該寫得清楚一點:

... 反而我會覺得,那些家長便是覺得應該凡事以自己的利益為先,孩子應學會如何去得到最多的著數。 ...